在成森平的掌舵下,三迭纪跑出了“3D打印药物”的超速度。
作者丨孙媛
从手机到汽车,从工业革命到能源革命。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价值提升,体现在各个领域,同样也包括制药行业。然而药物的开发和生产是一个严格且漫长的过程,制药领域亟需颠覆性技术的诞生与迭代。从上世纪80年代末,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类3D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能够减少复杂的工艺流程,以较高的生产效率制造出具有特殊外型或复杂内部结构的物体。1996 年,MIT的Michael J. Cima教授首次报道了粉末粘结3D打印技术可应用于制药。同年,全球第一家药物3D打印公司Therics在美国成立,药物3D打印行业由此起步。随着2015年全球第一款3D打印药物获美国FDA批准,3D打印药物的研究热潮由此引爆。行业的早期玩家纷纷入局,其中就包括中国首家3D打印药物专业公司——三迭纪。从南京的一个小小实验室到全球首创的MED 3D打印技术面世,三迭纪在7年时间里不仅获得了晨兴创投、火山石投资、经纬创投、道彤投资、云启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更是开发了从药物剂型设计、数字化开发,到连续化生产全链条的专有3D打印技术平台,并成为唯一入选美国FDA新兴技术项目的中国药企。在这家跑出“3D打印药物”超速度的玩家背后,掌舵者成森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1年连续创业3次,她从女博士到创业者
在国内完成本科、硕士的学习后,成森平赴美国肯塔基大学攻读毒理学博士。2010年,成森平博士毕业即创业,在美国开启了其第一段创业历程。彼时,徐镜人带领的扬子江药业,希望开拓海外市场。与徐镜人相识的成森平,成为了扬子江药业美国分公司(Pan-Pacific Biopharma)的创始人并担任CEO,负责海外分公司和国际化业务。成森平至今难以忘记在旧金山的临海办公室看到旧金山和中国往来的货轮。总有一天,“我们的药品会来到这里。”美国是成森平创业的起点站,4年之后,她为了陪伴家人返回中国南京,开启了创业的第二站——南京济行医药,主营国际医药咨询与商业合作。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进入升级转型期,一场创新药大戏拉开帷幕。在药物传递领域拥有逾30年经验的美国太平洋大学药学院教授李霄凌在一次与成森平的沟通中,提到了药物3D打印技术,彼时两位都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改变传统制药方式的全新技术。相较于传统固体制剂,3D打印药物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药物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以及降低给药频次。而原创性的医药技术公司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大有可为,更是给了成森平再次创业的动力。对于成森平来说,前两次创业的主线都是围绕中国医药出海,为她奠定了对中美医药生态、美国医药市场需求以及对一家创新技术公司成长历程的了解。“第一次创业,光项目我就看了300个,基本上把美国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公司和产品研究了一遍,再加上我是一个喜欢琢磨和思考的人,这些经历所带来的认知,给了我创办三迭纪的基础。”成森平坦言,从成熟药企到专业型公司再到创业型公司的多元经历,对于医药技术背景出身的创业者来说非常难能可贵,可以节约试错时间、降低犯错成本,与此同时,三迭纪更是遇到了好的时机。彼时,中国在人、钱和政策上都到了一个“必要条件期”,全球药物3D打印细分行业并未形成真正的格局,除了美国公司Aprecia外,第一梯队的领导者还未出现,这就给了三迭纪成为细分行业引领者的机会。2015年,成森平博士与李霄凌教授创办了三迭纪,成森平带着团队在南京租下了实验室,开启了对3D打印技术的探索。成森平负责筹募资金、制定战略和组建团队,李霄凌教授负责科学研究和技术方向。从0-1的技术研发,三迭纪从实验室走向量产
对于成森平来说,三迭纪所面临的技术开发期,就是0到1的突破,核心是克服关键技术瓶颈,团队才能继续往前走。“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说,怎么去定义关键技术的目标,就是以终为始。目标和答案其实不在我们手里面,而是在监管部门、在产品临床的数据,我们要做的是在技术层面精进,让三迭纪的数据能符合监管部门的审核,能够在临床上拿到好的数据。”这样关键技术的突破非常不易,在制药行业,初创阶段一鸣惊人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当技术工业化遇到瓶颈,企业在短暂的舆论喧嚣后则走向沉寂。“大部分药物3D打印企业卡在3D打印技术的实践上。这是个共性问题,其中涉及两个关键技术突破——精度和通量。”精度是指打印的药物产品最终能不能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的标准、临床的数据标准,以及外部合作伙伴的验收标准;而通量生产技术,就是如何能够从打印一个药片变成最终打印上亿的药片。从实验室走向量产,这是制药行业的难题;规模化的技术缺乏,是3D打印行业的现状。成森平意识到,这个技术必须要实现突破。为了实现高精度和高通量3D打印技术,成森平与团队一头扎进专有设备的研究中,早期曾与中国3D打印研究院合作开发原型机,之后三迭纪组建了自己的设备开发团队,实现了MED 3D打印设备的自主开发,并先后经历了12次R&D设备技术的迭代和8次通量化技术的迭代。成森平坦言,这并不是简单迭代,而是回归到工程学不同原理的尝试上,去设计不同的机械结构和控制手段,看这样的精度能不能满足,以及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可不可行。三迭纪3D打印R&D设备 来源:三迭纪
历经数年,三迭纪自主研发的MED 3D打印R&D设备已投入使用,由三迭纪开发的全球第一条3D打印药物连续化生产线3.0也正在调试即将进行试生产。在成森平的带领下,三迭纪首款产品T19于2021年获得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IND) 批准。2022年,就在猎云网采访后的第三天,三迭纪宣布T19获NMPA药物临床试验(IND)批准,成为中国首个获得临床批准的3D打印药物产品。这是中国3D打印药物产品从0到1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国内制剂工业的一次创新技术突破。建立在高精度技术实现的基础上,三迭纪新药申报速度开始加快。第二款产品(T20)已于2022年3月获美国FDA IND批准,第三款产品(T21)已于2021年12月获美国FDA PIND积极回复。据悉,三迭纪目前专利申请涵盖药物三维结构剂型设计、3D打印药物专有设备和3D打印数字化药物开发方法3大类、拥有158项专利申请、22个专利家族、40项授权专利,核心专利在中国、美国、欧洲等10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布局,是全球药物3D打印领域专利布局最完整和申请数量最多的机构。与此同时,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实现让三迭纪的产能持续放大,已建成的年产能达5,000万片的3D打印药物连续化生产线给三迭纪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森平预见,从今年起将会陆续推动一些大合作的出现,未来产能还会进一步扩大。两种商业模式,国内外市场齐头并进
三迭纪用了6年时间探索,快速实现了技术的原创和产业化,开发的产品也获得了临床批件。2021年10月,三迭纪发布了2.0时代“开放战略”,通过开放技术资源,建立与全球药企的广泛合作,实现3D打印药物技术的商业化。三迭纪采取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产品并行的商业模式,一是三迭纪自主开发的全球T系列产品;二是与跨国药企及国内药企合作共同开发产品。
三迭纪自主研发产品和合作开发产品并行的商业模式 来源:三迭纪
成森平表示,之所以推出T系列产品,是因为重磅药面临专利过期以后专利悬崖的问题,延长其生命周期本身也是跨国公司经常做的一件事情,三迭纪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来开发这些高难度的制剂产品。第二种商业模式分为两类。第一类与药企合作开发高难度制剂技术的新分子药物产品,应用MED 3D打印技术解决传统制剂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难溶。第二类是与药企合作开发高度差异化的改良型新药,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特有的优势,帮助药企做有差异化的产品。在中国,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最主要,乃至必要选择的情况下,能否做出具有全球级别差异化的产品是决定出海成功率的关键,而这正是三迭纪技术的优势。在达成合作上,成森平坦言,跨国药企跟国内药企的方式方法大不相同,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中美医药市场本身的差别。美国医药市场无论是505(b)(1)、505(b)(2),还是仿制药,各个生态都比较成熟、路径更清晰。对三迭纪来说,合作有路可循,同时也需要面向客户普及新兴技术,以及通过初期的合作赢得客户信任。以跟某跨国药企合作为例,三迭纪跟其美欧还有中国的团队进行了几轮正式的技术交流和多轮非正式的沟通,达成了合作。在中国则是另一种情况,在成森平看来,中国医药市场仍处于探索期,故而灵活和高效,这就有了三迭纪的国内BD虽在国际BD后开展,但落地速度会比国际更快些。据悉,目前三迭纪合作的企业有包括德国默克在内的4家跨国药企,以及曙方在内的3家国内药企。7年6轮融资,用智能制药打开全球万亿市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小分子药物市场规模在2016-2019年从9,328亿美元增长至10,380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1,813亿美元。在这个万亿市场下,三迭纪代表了成森平对公司带领制药行业实现技术跨越、做药物3D打印引领者的期望。“我们的愿景是‘成为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药公司’,智能制药首先要迭代制药底层工艺,把现在的等材制造变成基于数字模型的增材制造,然后才能迎来药品开发、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再在各个环节里叠加AI等智能手段和工具,最后实现智能制药。”而就在三迭纪一步步走向愿景的同时,投资人的力量也不容小觑。2015年至今,关注硬核科技和原创科技的投资人基于对颠覆性创新科技的理解和认同,注意到了这家以3D打印切入智能制药的企业。其中既有云启资本、上海科创基金等关注先进制造的投资机构,又有晨兴创投、道彤投资、经纬创投、CPE源峰、火山石、勤智资本、天士力集团等关注大健康或生物医药的投资机构。在成森平看来,基于对创新科技的认同以及相信改变世界的力量,资方和三迭纪才足以达成一致的价值取向,从而互相信任、共同前行。“从不同角度切入投资的基金成为三迭纪这支火箭发射的燃料,在我们的既有轨道和节奏下,用充分的资金助力我们成事。”但除资金以外,投资人也给三迭纪带来了另外两方面的加持:业务及战略层面的行业洞见和经验,以及对创始人迭代的帮助。“对于我们这类颠覆性技术的企业,不仅业务层面要做好,创始人自身迭代速度还要足够快,从科学到技术、产品、法规、商业到整个资本化的要求都高于一般的产品型创业项目。我跟股东之间的这种高频互动其实挺少见的。”成森平坦言,在跟资方的日常沟通中,作为创业公司,会尽量保证信息透明,而资方也会给予创业者极大的自主运营权和信任。“股东更多是给予建议,讨论战略和方向。”过去7年,在经历了技术开发期以及现阶段的产品开发和商业拓展期,成森平还在为下一个10年的全球化期做储备。据她透露,目前三迭纪的技术商业化基于创新1.0,接下来公司发展的第二引擎会是创新2.0,目的是通过进一步的创新创造为三迭纪在药物3D打印领域和智能制药上储备更多的技术和拓展更大的应用边界。在成森平的预想中,三迭纪要做的就是用精简的工艺、模块化的设备和数字化的方法实现复杂制剂的快速开发。“药物3D打印在全球是一个蓝海市场,企业间不太容易有直接竞争。主要是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太高、市场容量太大,每一家要做的事情是沿着各家的原理、工艺,生存并成长起来,更多的把技术应用在产品上。”据沙利文发布的《药物3D打印行业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有数款3D打印药物IND获批进入临床阶段,未来随着更多3D打印药物的商业化,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选择,在以小分子为主的固体制剂市场中加速拓展及应用。接下来,作为三迭纪的掌舵者,成森平会聚焦于战略、规划、目标等大的方面,组建、优化国际化团队,迭代组织,并配合公司发展节奏推动持续的融资,实现未来更大的蓝图。(首图来源:三迭纪)